【日本青森】與繩文精神緊緊相扣,最美的手工編織掃把「ほうき工房佐京窯」
海岸邊的小工房「ほうき工房佐京窯」
「ほうき工房佐京窯」座落青森縣最東南端海岸「小舟渡海岸」旁,再往南一點便是岩手縣,沒有詳細路標、沒有顯眼招牌,不仔細睜大眼睛,很容易就會錯過這樸素的小工房,但就是在這小小工房內,誕生了傳說中的人氣美麗掃把。
用「美麗」形容掃把是不是有點誇張?親眼見過掃把本人後就會知道──一點也不誇張。
集簡單與複雜為一身的美麗
總長91公分的掃把,除了把手的「羅漢竹(ホテイチク)」,其他部分皆是自然素材「箒蜀黍(ホウキモロコシ)」,一把又一把同樣長度的乾燥草葉整齊收集,為了讓彼此緊緊相依不分離,一根又一根的草葉交疊纏繞,成為一層又一層的美麗堅固,以爲纏綿到此結束,再下去便是自由發散的草葉裙擺,結果又在中段輕輕綁上一圈麻花,讓掃把每一次拂動都是一回優美舞動。
這集自然、簡單、複雜於一身的美麗掃把可謂藝術品,而且還很耐用,一把可以用30年!因此獲得大量青睞,甚至成為當地故鄉納稅(ふるさと納税)排行第二,但想買這掃把可不簡單,沒有網路店面,只能電話、傳真、臉書訊息下單,或是在工房有參與活動市集購入,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數量稀少,因為能做這掃把的只有一人。
為掃把痴狂的夫妻倆
經營「ほうき工房佐京窯」的是佐京三義與佐京和子夫婦,兩人一直以來對手作等事物充滿興趣,一次偶然下,太太和子與手工掃把相遇而一見鐘情,夫婦倆因此特地前往岩手縣久慈市拜訪製作職人,拜師學藝3年,製作鑽研7年,才終於造就這美麗的藝術品。
「明明是我先喜歡上,但最後成為專家的卻是他。」太太和子指著先生三義笑說,沒錯,唯一能製作這掃把的就是先生三義,原本就對手作熱衷,甚至自行造窯燒陶的三義,在遇到手工掃把後完全一頭栽進,全心全力投入掃把的世界。
一切從原料栽培開始
為了製作掃把,夫婦倆由素材的箒蜀黍開始種植,因為沒有其他的獲取管道,他們闢地為田,在5月種下一顆顆種子,等待其在9月破土抽高後,再一一採集需要的數量與長度,「只有長1公尺與3公尺的才能用來做掃把」先生三義說。
將採集好的新鮮素材依長度分好成捆,再經脫榖、煮沸、乾燥等工序,才終於來到編織製作這一步。只見先生三義將約200支同樣長度的乾燥箒蜀黍整齊排列,一支一支,仔細地運用粗線纏繞固定,粗線是縫製榻榻米的專用繩,這樣才夠力把素材牢牢綁緊。作業到一定程度,為了將編織部份施力固定,編織作業需稍微暫停,數次如此一來一往,從零到製作完成,一隻掃把需要花費約5小時。
但其實原本可以製作地更快,因為最初由職人那習得的掃把設計並沒有現在的繁複,但是先生三義覺得掃把還能更美,於是自行增加編織部分,包含那畫龍點睛的麻花一圈,甚至連把手也選用他人不要的羅漢竹,「每支都有不一樣的自然節理,很有特色很漂亮不是嗎?」先生三義滿意地撫摸竹子說。
實踐最愛的繩文精神
太太和子製作的繩文主題陶器。
佐京夫妻兩人皆是青森縣出身,青森縣擁有日本繩文文化大量遺址,更在2021年獲選為世界遺產(北海道・北東北の繩文遺跡群),引起繩文炫風,但早在幾十年前,先生三義便是繩文愛好者,擁有大批相關書籍,現在的生活模式、手作事業,不過就是在實踐最愛的繩文精神罷了。
「繩文其實就是自給自足。」先生三義說,不麻煩他人,運用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生產自己所需的東西,但是現在不比過去,或多或少還是需要使用到現在科技的產物,如需要鐵製的暖爐,但使用自製的木炭生火,儘可能拉高自然比重的生活模式,是三義先生口中的「ポチポチ繩文生活」(迷你的繩文生活)。
掃把也反映了此種理念,雖然原料99%是完全來自自然,但只有粗線無法取代,成為那唯一1%的科技產物,但製造出來的掃把可以使用30年,比起吃電力的吸塵器更為節省耐用,甚至掃得更乾淨,顏色也只有那來自大地的自然色系。
用掃把與陶器,繼續ポチポチ繩文生活
佐京夫婦的工房最一開始只有陶窯,後來才多了ほうき工房(掃把工房),但理念從未變過,便是將繩文理念活用自然萬物於日常生活之中。手工掃把的高人氣,夫妻倆對手製與自然能受到矚目感到欣慰,但從沒想過為了追求更多訂單而加大田地面積,「掃把一年只能製造100支,因為能用的原料就這麼多。」三義先生說,「因為我只想製作我可以製作的份量,錢啊什麼夠用就好。」他們求的只是夠用的「自給自足」。
ほうき工房佐京窯
地址:青森県三戸郡階上町道仏泉田窪20-3
營業時間:8:00〜19:00
官網:ほうき工房佐京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