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bout Japan

男主外、女主內OUT!日本家庭雙薪互助生活型態正當道

深度日本 在日生活

過往,日本講求女性顧家、男性賺錢養家,但近年來隨著物價上漲,一人薪水不足以負擔家庭開銷,因此「男主外、女主內」早已不在符合時代現況。十多年前由文藝春秋出版,日本經濟產業省著作的《白色企業:女性可以真正安心工作的社會(ホワイト企業:女性が本当に安心して働ける会社)》一書中也指出,日本當時的經濟體制僅有3.5%的男性得以負擔家庭開銷,加上女性也有就職追求升遷的自我實現價值,夫婦雙薪家庭已經成為時下生活的常態。

©PIXTA

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習性,其實是隨著工業化後才發展出的既定觀念!過去農業時代,雖然女性大多被排除在知識接收層外,但也因為多半家庭成員皆在家中務農,因此並無所謂「家庭主婦」一詞;在進入工業社會後,重工業興起仰賴勞力,並且為了延續子孫的文化傳統,讓大多數國家都出現婦女退出勞動的狀況,也才有了所謂「家庭主婦」一詞!

近年,高齡少子化現象極為嚴重的日本,在政府大力鼓勵女性就業後,伴隨著的女性勞動參與率逐年升高的同時,卻又因為面臨結婚生子問題面臨人才斷層危機。現今唯有具備良好托育政策,讓女性有毫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工作,同時又能兼顧家庭生活的模式也逐漸受到注目。

延伸閱讀
【深度日本】跟男尊女卑說再見!爆發性成長的女性科技(Femtech)

歐美長年耕耘,雙薪家庭有穩健制度協助

歐美長年耕耘,雙薪家庭有穩健制度協助

©PIXTA

隨著時代改變,工作不僅重視勞動,更重視知識價值,同時女性意識抬頭,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過去50年,家庭型態從男主外女主內,轉型成雙薪家庭成為主流,2012年美國已有200萬(約7%)在家育兒的爸爸。不僅如此,就連政府也著重推動友善育兒、共同育兒環境,「全職家庭主婦」一詞已經漸漸消失。

舉例來說,瑞典早在十年前就已有婦女工作比例調查之研究顯示,高達百分之八十婦女是職業婦女。因為女性認為唯有經濟獨立才能享受自我生活,加上和亞州國家相比,北歐社會有健全而被廣泛運用的薪育嬰假制度、兒童津貼制度,還有品質優良費用卻低廉的公立托兒所。最令人感到振奮的是,早在近50年前,瑞典就將「媽媽育嬰假」改成「父母育兒假」(parental leave),鼓勵爸爸也參與育兒,而後更將育兒假延長為18個月,其中有60天更是僅有爸爸才能申請的「爸爸假」,從制度政策面就高度重視男女雙方育兒、勞動的平等性。

亞州雙薪家庭比例提升,支援系統努力跟上

反觀亞州,以台灣來說,近20年來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依舊高點落在25~29歲之間,但一進入30歲,還是因為結婚、生子而產生勞參率下降問題,比例甚至可下降高達2成,但相對應同年齡的男性,卻無此問題。簡單來說,台灣婦女在進入婚姻之後,多半會需要走上「要嘛回家,要嘛不生」的分岔路。但近年來,政府也透過提高公共托育服務量希冀改善台灣女性勞參率。

©PIXTA

而日本呢?常常可在日劇中看到女人婚後都會選擇辭去工作,狀況之常見,甚至還延伸出了一個日文單字叫「寿退社(ことぶきたいしゃ/Kotobuki Taisha)」,其後真正代表之意就是「恭喜你因為結婚而要光榮離職了」,彷彿「結婚」是女性的唯一成功之途。但近年來「雙薪家庭」越來越普遍,也就是所謂「共働き(ともばたらき/Tomo Bataraki)」生活可為常態。

那麼過往日本女性要做便當、育兒的工作該怎麼辦呢?鑑於結婚生小孩後辭職的女性變少,那麼就必須將小孩寄在「保育園」,只要是出生52週後即可托育,一路上小學前都可以入學,主要提供適當「照顧」;若想要提供教學,則可在孩子到達3歲後選擇進入「幼稚園」,和台灣常見的以年齡區別托嬰(0~2歲)、幼稚園(3歲~上小學前)有所不同。

延伸閱讀
【日本觀察】城市越大人心越遠?從「送別會」中窺見日本社會的人情文化

嶄新日本!講求生活共助的「新」雙薪生活

嶄新日本!講求生活共助的「新」雙薪生活

©PIXTA

「日本」過去容易讓人有女性偏好當家庭主婦,甚至一大夢想就是走入婚姻好好當個家庭主婦的錯覺。然而,根據2020年總務省統計局的勞動力統計資料顯示,此概念已有極大翻轉,尤其是年輕世代更為明顯,可概括分成「雙打夫婦」、「分工負擔夫婦」、「奉獻型媽媽」三大分類。

|雙打夫婦
約佔20%。指得是夫婦對於自身喜好相當重視,育兒、家事多半兩人互相分擔,也覺得配偶在生活上可以相互依賴,即便育兒本還是傾向媽媽擔綱,但隨著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下,爸爸居家工作時間增加,也因此多了育兒時光。簡單來說,陪伴孩子成長是夫妻兩人注重的生活一環,但同時也期待假日能安排自我休閒活動。

©PIXTA

|分工負擔夫婦 
約佔27%。指得是雖然主要部分都由媽媽負責,但是有些工作都交給爸爸擔綱,像是接送幼兒園、哄睡等等,而媽媽也不再堅持全部餐食料理,而是會仰賴寶寶粥等半現成產品,得以節省時間來陪伴小孩或是完成自身喜好。這類型夫婦的孩子能有較長的時間跟爸爸相處,能從小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PIXTA

|奉獻型媽媽
約佔26.3%。在三個分類中,媽媽自炊比例最高,但對於配偶可否仰賴的信賴度卻最低。簡單來說此類型的夫婦相處模式就是什麼都由媽媽負責,不論是家事還是育兒,甚至媽媽自身也把喜好放一旁,以育兒事物優先。這類型因為多半家事分擔都在媽媽身上,自然而然地成了夫婦吵架的隱藏因子;加上若夫婦雙方都在工作,家事分擔不完善,長久下來可能積怨。

結語

結語

©PIXTA

雖然互相協助的雙薪生活的雙打夫妻模式還僅有兩成佔比,但是跟過往相較已有明顯不同。加上隨著2022年4月上路的產後爸爸育嬰假施行,未來雙打夫婦(雙薪家庭)的比例一定會逐年上升。此外,日本政府也因應高齡少子化問題,推出的育兒制度將會更加完善,而在提高女性勞參率的同時,鼓勵女性投入市場的案列也日益增多,像是日航首位出現首位女性機長、日銀也有了首位女性分行行長,加上政府廣推「平等就業機會法」和「兒童照護休假法」,相信未來可以看見更多雙薪家庭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