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bout japan
allabout japan

在传承了11代的陶器工房 ー 陶德窑体验拉坯轮车

在传承了11代的陶器工房 ー 陶德窑体验拉坯轮车

对现代人而言,陶器或许是种艺术品。

回溯地球的历史,从容器这类器物还不存在,
制作器物的技术仍被视为伟大发现的时代起,
直至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的时期,陶器至今仍在持续创造属于它们的历史。

但对习惯了耐摔且设计多变的塑胶制品的现代人而言,
陶器已经不算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比较近似于一种艺术品了,
在过去那个陶器与生活合而为一的时代,陶器只要采取符合其用途的设计就能热卖,
但到了现代,容器的种类与材质都已多变到了令人选择困难的程度。

Kim Yanghyeon

我在这个如此丰富多样的时代造访了已经传承了11代,
至今仍持续使用着拉坏轮车的烧窑工房,
亲身体验了陶艺的烧制。

福岛县浪江町位于海边,
过去就因盛产陶器原料,
而诞生了名为大堀相马烧的知名陶器,
简称大堀烧。

但某天却突然发生了地震与海啸……
天灾以及核能发电厂的事故,使得该町在2011年被暂时划为避难区域,
所有的在地居民,包括依靠陶器维生的人们,都不得不离开当地前往他处避难,
此次意外对当地陶器产业打击巨大,令人难以面对。

大堀烧的职人们四散各方,
有人开始寻找新工作,
也有人选择在作为避难所的组合屋中,再次建立起小小的窑厂,让拉坏轮车重新开始转动。

在这些窑厂中,有一家名为陶德窑的大堀烧制作厂。
在这座崭新的工房中,有着一位继承了传统的匠人,陶正德先生。
他的工房位于距离郡山站不远之处。

在2011年的事故发生后,失去了归宿的陶先生搬到了埼玉县,
在那几年,陶先生每天都做着与陶艺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但他却渐渐觉得,不能在明明没有任何人犯了错的情况下,“让守护了大堀烧300年的陶德,就此在他这一代画下句点”。因此他向阿姨住在郡山的熟人借用了一栋无人使用的房屋,以作为筹备处,在此设置了新窑厂,并将其改造成陶艺工房。

在2楼建立了一个用于陈列完成的作品的空间。
陶先生在远离了自己所喜爱的场所以及熟悉的拉坏轮车与窑厂的情况下,承继了必须在新的地点使用新的工具延续传统的使命,他曾因此而得到了中风。
虽然是天降横祸,
但面对失去了工作场所与容身之处的现实,
对陶先生而言仍然是个极大的打击。

陶德第11代匠人,陶先生。
在谈论著作品时眼睛所散发出的光辉,能让人感受到身为匠人的那份坚持。

300年的传统不能仅止于传承,
而是数不尽的插曲与数不尽的事件连绵不断……
让人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持续专注于一件事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
相马烧的作品形式多变,无论哪一件都相当纤细,
多年岁月累积的插曲所带来的重量,正闪闪发亮。

能让人不禁莞尔的独特作品,
以及似乎在将酒倒入,享受香气后,触碰嘴唇的触感会立马察觉这是相当不错的酒杯。

相马烧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快步走来,将双手捧着的陶器拿给我看的Kaori女士是第11代职人,陶先生的未婚妻。
从杯子的断面看去,完全看不出是由拉坯轮车所制作,而像是由机器打造制成。
这是个具有双层构造的轻薄陶杯,
无论放入的液体或冷或热,都能放心地拿在手中。

此外,她还告诉我在裂痕中混入色彩,使其更加醒目,
并且画有奔驰中的马就是相马烧的特色。
浪江町有着许多祭祀马匹的神社,
这也是相马烧上总是画着许多马匹的原因。

陶先生与Kaori女士真的是天生一对。
Kaori女士因为东北发生的大地震,从大阪跑到这里担任义工,
以外国人的身分住在埼玉县的我,在2011年发生事故后,有许多亲朋好友都劝我回到韩国,这些劝告曾比核能发电厂的事故更让我感到压力……
这个从大阪跑到靠近福岛的此处的女孩子,所受到的父母的反对应该也相当大吧。

品尝了以相马烧盛装的饮料。
并且亲耳聆听,感受以新的方式烧制陶器的人们的热情。
我也曾经在学校烧过陶器、画过图,
但却也曾因周遭情况及自身的想法而放弃走了十多年的绘画道路,
迎接新的挑战。
他们则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在此处再次宣誓要守护新的传统。

在陶先生的作品中因其有趣的外观而特别显眼的制品。
上面画着星座。

当光源靠近,星座便会如同宣誓要守护传统的他们一样,焕发着光辉。

Kim Yanghyeon

韩国人,现居埼玉县。 2001年与日本男性结婚,2004年开始进行博客创作,通过自身经历,介绍在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2008年至2012年,连续4年获选Naver Blog海外生活部门的有影响力博主称号,截止到2017年11月为止,粉丝已过7000人。

miuki73.blog.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