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bout japan
allabout japan

日本旅游必读:2025熊出没——从预防到自救全攻略

日本旅游必读:2025熊出没——从预防到自救全攻略

日本最近出了一个热词——“熊害”。
时值深秋,为了冬眠而四处觅食的熊,似乎已经来到了日本各地人群聚集的区域,在东京周边都拍到了熊出没的场景。而2025年因为熊的袭击而造成的死亡案件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日本都有哪些熊?它们分布在哪里?
如果旅行途中真的遇到了熊应该如何采取措施?

本篇结合最新信息,提供一份至关重要的安全指南。

卓然

日本的熊

日本的熊

亚洲黑熊

在日本主要有两种熊——亚洲黑熊(ツキノワグマ)和棕熊(ヒグマ)。

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也被称作“月轮熊”。它体型看着似乎不大,但绝非温顺的森林萌物。日本的亚洲黑熊是具备攻击性的中型猛兽。其胸前标志性的白色月牙斑纹,比起可爱的装饰,更像野外提醒周围生物警惕的标志。

亚洲黑熊主要分布在本州岛与四国的森林地带,活动范围正逐渐向人类居住区扩张。尽管和棕熊相比,亚洲黑熊体型不大(成年雄性约60-120公斤),但其攻击性与适应性极强。杂食性意味着它们会为寻找食物(如果实、坚果、昆虫乃至小型动物)而接近人类活动区域,遇到人类时极易发生冲突。

北海道知床的棕熊

棕熊(Ursus arctos)则主要和北海道“绑定”在一起。它可以为称作日本地表最强掠食者,真正的“巨人”——在力量、体型与野性上,都远超亚洲黑熊。

棕熊在北海道的广阔森林与山地均有分布。其庞大的体型和巨大的力量,使得任何一次“相遇”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料,棕熊在更为原始的环境中生存,对人类戒心更低,领域性更强,行为也更难预测。

熊的分布

熊的分布

在日本哪里旅行最容易遇到熊呢?

亚洲黑熊分布在本州约一半的山地森林中,也是2025年诸多“熊害”事件的主角。在本州与四国,黑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东日本森林连片,栖息环境稳定;而西日本的纪伊半岛、四国等地由于人类活动,熊的数量已相当稀少。像千叶县这样三面环海仅一面和内陆相连的地区,就几乎没有野生熊活动。所以,如果计划到日本的东北、信越地区(长野县、新潟县)或中部山区登山、徒步,就必须要了解如何防范亚洲黑熊。

棕熊在北海道分布十分广泛,占据了北海道约六成区域。它们常出没于知床、大雪山等原始森林和山地国家公园。进入这些自然腹地探险前,做好防熊准备至关重要。

出行前的准备

出行前的准备

一般来说,在日本的山区或步道行走时,都建议随身携带“熊铃”或收音机。虽然很多人对熊铃的效果半信半疑,但大多数情况下,发出声响被证实是有效的。无论是北海道的棕熊还是本州的亚洲黑熊,在察觉到人类接近时,大部分会选择主动避开。持续发出声响可以有效避免与熊在近距离之间突然遭遇,从而大大降低危险。

不过在个别情况下,铃声也可能有反效果。若某些熊因曾经被投喂或接触过人类食物,已形成“人类=食物来源”的条件反射的话,它们反而可能被声音吸引而主动靠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甄别并随机应变就尤为重要。

熊喷雾(Bear spray)就是一个更有安全感的防身选项。熊喷雾并非普通防狼喷雾,而是一种专为阻挡熊类攻击设计的高浓度胡椒素喷射器。其射程通常可达5到8米、能在人和熊之间形成一道有效的化学屏障。但携带不等于万无一失:需确保在有效射程内使用,并务必注意风向,避免逆风使用导致误伤自己,事前练习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规划旅行计划时,清晨、黄昏及夜间是熊类比较活跃的时段,这些时段建议不要进入山林,尤其是秋季。同时,切勿独自探索无人管理、人迹罕至且通信信号覆盖差的原始野林。在进入任何森林、山区前,务必通过当地政府或公园的官网(例如北海道知床地区就有专门的“知床棕熊”信息发布网站)查询最新的“熊出没”报告。若发现预警,强烈建议更改旅行路线,或确保在白天、多人结伴并携带专业防熊设备的情况下行动。

遇到熊了!怎么办?

遇到熊了!怎么办?

如果一不小心真的遇到了熊,可以依据下述不同的场景选择具体的应对方式。

场景一:远距离发现(约100米外,熊未察觉)
此时应把握“不惊扰、不挑衅”原则。保持安静,缓慢沿原路后退,为彼此留出安全空间。若熊已注意到你但无进一步动作,请在维持视线接触(避免直视眼睛)的同时继续从容后退。

场景二:中距离接触(50米内,熊开始靠近)
保持镇定,通过挥动双臂、用沉稳声调说话(如“请注意,这里有人”)等方式宣示你的存在。切忌突然奔跑或尖叫,这些行为可能激发熊的防御机制。可借助周边树木、岩石等障碍物构筑安全缓冲带。

场景三:近距离遭遇(20米内危险距离)
立即停止移动,通过举起双臂、展开外套等方式显得体型更大。用平静语调持续发声,同时缓慢向障碍物后方移动。若备有熊喷雾,应迅速取出并做好使用准备(注意须对准熊面部喷射,事前练习至关重要)。

场景四:危急时刻(熊发动冲击)
首先判断冲击性质:若为威吓性冲击(伴有急停、跺地等行为),继续缓慢后退并利用障碍物周旋。若判断为真实攻击(3-4米内持续逼近),就需要立即使用熊喷雾全力喷射!如果没有熊喷雾,或者喷雾已经失效,迅速俯卧到地面,用手护住后颈,背包可充当背部防护,在这个姿势下保持静止直至确认危险解除。

特别警示:遭遇带崽母熊
这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状况。即便只看到了幼熊,也绝对不能靠近,母熊通常就在附近。正确做法是立即沿原路安静撤离,避免任何可能被母熊视为威胁的动作。

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要背对熊逃跑,这极易触发其追猎的本能。别看熊的块头都很大,跑起来真的非常快。棕熊捕猎时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60公里,而亚洲黑熊即便体型较小,但是也能达到每小时40-50公里的时速。无论哪种熊奔跑起来,都不是人类可相比的。

在日本自由行,无论是在美丽的山林中穿行,还是在广袤的原野上徒步,大自然的美固然令人愉悦,但“熊”作为日本森林生态中真实存在的一环,也值得尊重与警觉。通过了解熊的种类、生息分布、最新目击情况,以及万一遭遇时的应对方法,能让户外之旅更安心、更安全。

附:查询“熊出没”情况的相关网站
熊出没地图:kuma-radar.com
熊出没地域:kumamap.com/en/places
熊害事件查询地图:news.tv-asahi.co.jp/special/202506bear/en/

卓然

想了解世界再多一点
もっと知りたい、こ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