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匠人:但野英芳的“金鱼”玻璃杯
在玻璃上切割图样花纹的技法,据说是1834年江户(今东京)的大传马町,由经营玻璃店铺的加贺屋久兵卫(かがや-きゅうべえ)所开创的。
在大阪学习玻璃制造技术,学有所成回到江户后,他开始经营起制造眼镜、温度计等商品的玻璃店铺。而从那时开始,江户的雕花玻璃才逐渐普及。在明治初期的1876年,日本为了追赶西方的产业而实行了殖产兴业政策,开设了品川硝子制造厂,并第一次生产出了近代的玻璃。而后,到了1881年,日本聘用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英国技师传授相关技术给日本学徒。由此开始,从江户时代开始在江户已经出现的手艺,再配合上近代工业最先进的技术,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江户切子。
玻璃表面 “花式”切割
但野英芳手里拿着的,就是通过在玻璃杯上镌刻各种各样的花样来令人大饱眼福的“江户切子”。
所谓“江户切子”里的“切割”,是指“采用棒状的工具和转弯工具”研削或者打磨。最近在各种各样的活动现场,亲眼目睹在旋转的工具前,一边按住玻璃,一边观察剪切花样的日本匠人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多。在玻璃杯等曲面上,能够正确地描绘出花样看起来非常难,而熟练的手工艺人们的手艺活儿则令人惊叹不已。
但野英芳的江户切子则独具特色,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但野之作”。传统的江户切子,用直线的交叉来描绘几何学图案的比较多,而但野先生用来作为主题的,是风景、动植物等有机物。
被命名为“金鱼”的玻璃酒杯,鱼尾鳍由曲线构成,金鱼的身体显得很有立体感。在“算出”的工序中确定了向导的线条之后,以1厘米左右的幅度手工描画金鱼;在最初的“荒折”的工序中,只是部分地削金鱼的鳍等部位,而到了“三番挂”的工序中则“消去”金鱼的大部分。最后,再一次在“荒折”的工序中,削掉金鱼以外的部分红玻璃。原本是红色玻璃,却又将大部分红色削掉,这样的表现手法不能说不独特。而真是因为这样的手法,杯子在清澈的水映衬下,红金鱼显得更加栩栩如生。药品磨光后的“研磨”的工序,也仅仅研磨抛光的部分和消光的部分,由此营造出金鱼和水的交相辉映的高级质感。
*荒折(あらずり):主要是指江户切子制造过程中,依据绘制好的线条做切割的工序
*三番(さんばん ):主要指江户切子制造过程中第三道主要工序
江户切子之所以大多都是几何图案,其实与制作它们的工具有关。玻璃是坚硬的材料,如果不是钻石材质的工具就不能深深地雕刻。和用笔画画不同,江户切子是靠旋转的研磨机削出图案。所以表现出曲线和细致的表现的工具需要下点功夫。
为此,但野先生决定制作新的工具。通常以直径15厘米左右的钻石轮子为基本工具。为了能进行更加精细地动作,他开发了10厘米、7厘米,甚至是削出金鱼的眼睛和鱼鳍时使用的5毫米、3厘米大小的工具。这些新的工具,让他能画出复杂的东西,研磨做到更加细节。当可以表现的范围扩大了,独特的风格也就开花了。而但野先生的新挑战并不仅限于玻璃的切割方法,在材料上他也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但野先生通过增加颜色,使得玻璃的表现力更为丰富,但这个过程却十分不易。
他特别订制了原材料:在描绘金鱼的容器里,使用了蓝色和橙色两种颜色。用以表达水的蓝色和金鱼的红色。因为颜色数增加,玻璃杯上的风景变得更加丰富。通常,透明玻璃和彩色玻璃之间,仅用两种组合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再加上一种颜色,就会一下子变得很难。
因为无法使用机器制作,他专门请人用“宙吹(ちゅうぶき)”的方法制作多色玻璃。宙吹是指不使用模子而是将融化的玻璃种子卷到吹竿上,在空中吹成型的方法。因为很难精确地指定各个颜色的面积和颜色进入的位置,所以只能按照大概的比例吹。可见每一个完美的江户切子背后,都凝聚了无数努力,非常来之不易。
从建筑设计师到江户切子匠人
那么,但野先生如此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究竟从何而来的呢?
但野先生原原本本并非立志成为江户切子匠人,他曾在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有一次,他看到了但野玻璃加工所的第一代、也就是他父亲在江户切子组合竞赛中的获奖作品,自此改变了对江户切子的看法。他注意到,“设计表现总是在寻求身外之世界,但自己身边就有表现的地方”。又正因为自己体验过外边的世界,“所以更应该会有不同的表现”。
但野英芳就是这样发现了江户切子所具有的“可能性”,他灵活运用了自己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所具备的素描能力,并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但野先生的作品曾在江户切子新作展、大阪工艺展、全国工艺品竞赛会等各种作品展上获奖。
而他的作品因为大受欢迎,定制一件江户切子都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而即便没能入手一件他的作品,单单只是欣赏这些玻璃,也会得到充分的美的感受。江户切子不仅能收藏,还可以作为一件实用的餐具,无论是炎热盛夏里清凉的器皿,还是秋日长夜里品酒的酒杯,在艺术和美的加持下,总是会带来特别的时光。
相关阅读:江户切子,玻璃上的光影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