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日本:春分的前一天是节分?节分习俗有讲究——撒豆篇
节分的意义
既然是各个季节“正式到来”的前一天,节分的意义其实很重要。一般来说,日本人会认为,季节的更替,代表着气温、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变化,而换季本就是容易生病容易被“邪气”侵袭的时候,所以节分是最适合祈祷除病消灾的日子。尤其是立春前的那个节分,因为冬春交替的变化在四季更迭中显得格外“有温差”,加之刚过完新年,大家都满怀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这个时期为“无病无灾”祈祷,为家人祈福,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节分之日到底有哪些仪式,又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
“追傩”
从现代人的角度,也许“追傩”这个词已经陌生了。“追傩”(ついな)是一种驱鬼仪式,追溯起来追傩起源于中国。平安时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会在每年的“大晦日”(新年的前一天)举行宫中的驱鬼仪式。意为消灾除恶,将疫病邪魔统统赶走。例如《续日本书纪》里就有相关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执行这项重要任务的就是阴阳师。
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项驱鬼仪式,逐渐没落。江户时代甚至不再举行追傩仪式。有趣的“此消彼长”是,日本民间却在慢慢流行起在节分之日用福豆驱赶恶鬼,祈求一年无病无灾的活动,并延续至今。
“福豆”
福豆其实可不是简单的大豆。严格来说,能被称为福豆的豆,须是炒制后装在名为“枡(ます)”的容器里,被放置于神棚中供奉过的豆。枡是一种四方型的容器,而神棚,则是信仰神道教的日本人在家中或者办公室里专门用来供奉神的台子。如果有些日本人家没有设置神棚的话,也会选择在家中比较高的位置,例如柜子之上,铺上白纸,然后把枡恭恭敬敬地放在上面。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坚信,庄稼谷物是可以汇聚天地灵力的,所以经过供奉后的大豆,才有了神奇的魔法,能成为节分用的福豆。而大豆之所以要先炒一下,是因为炒制后的大豆不会发芽,据说发芽的豆会招来霉运,不吉利。
“年男“
家家户户都可以准备福豆,但是驱鬼仪式应该又谁来负责执行呢?
这里的“官方指定”人选是“年男”(としおとこ)。这个词从定义上来说,指的就是“执行正月祭祀活动的人”,不过在节分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里的年男,往往由家里的男主人来担任。也有一些日本地方的说法是,年男是和当年生肖一致的男性家庭成员。例如,虎年的年男,就是家里属虎的男子。不过生肖那么多,并不能保证每年家里都有人符合条件,如今,撒豆的执行者,可以是男主人、可以是生肖本命年的家庭成员(不论男女)、更多可能是想体验传统文化的小朋友......此外,还可以是“厄年之人”。
“厄年”
厄年(やくどし)其实是指灾祸可能会比较容易发生的年份。有点类似中国传统的本命年容易走厄运,日本有一种厄年的民俗,到了自己“厄年”的这一年,要十分小心谨慎,不仅要警惕一些不祥之事在身上发生,还最好去神社除厄作法,消灾免难。这样的习俗从平安时代起至今,已愈千年。
厄年的算法有些复杂,且男女厄年年份还不同。简单来说,一般男性是25岁、42岁、61岁时为厄年;女性则是19岁、33岁、37岁为厄年。特别是男性的42和女性的33岁,还被称为“大厄”。
本篇不多赘述,总之,恰逢厄年之人,也是可以作为撒豆的执行者,来驱鬼祈福的。
“撒豆”
到了节分之日,就可以用准备好的福豆,进行“撒豆”(豆まき)仪式。
撒豆仪式是很讲究的。首先,在日落前就要准备好福豆。据说最佳的撒豆时间是晚上的8点到10点之间。此时要将家内各个门户大开,包括并不限于房门、玄关门、阳台落地窗、窗户等等。
负责执行撒豆任务的家庭成员,就可以从“枡”中取出福豆,大呼两声“鬼在外,福在内”(鬼は外、福は内),并同时将福豆撒出。据说正确的撒豆姿势,是左手在胸前位置托着枡,右手则向下方丢出福豆。
仪式结束后就可以把门窗再次关闭。这样就可以保证,福不会跑走,而鬼也进不来了。
“年取豆”
在节分的驱鬼仪式结束后,家庭成员可以坐在一起品尝福豆。这种豆被称作“年取豆”(年取り豆)。
吃豆的时候要数数量,日本人认为,吃掉和自己年龄相同或者,比实际年龄加一的数量的豆是最好的。这样寓意一年之中身体都健健康康,不会生病。如果说年龄偏大,吃太多的豆有些困难的话,还有一个替代方案就是饮用“福茶”。福茶是用热水冲泡3颗福豆、梅干和盐昆布后得到的茶。为什么选这三种材料冲福茶呢,因为3颗福豆的3是代表吉祥的数字,而梅干代表的梅花是日本人庆祝时常用的象征符号,昆布(こんぶ)则是个谐音梗,谐音欢喜(よろこぶ)。所以节分喝一杯福茶也是个好兆头。
还有......
了解了日本“节分”撒豆的习俗后,是不是也很想体验一番?每年的1月份,日本各大超市店铺都有销售福豆,可以买来一试。此外,日本以撒豆这项习俗为内容创作的儿歌也很多,在日本的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带着小朋友们一边唱歌一边撒豆祈福,这大概也是节分习俗一直代代相传的缘由之一。
除了撒豆,节分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吃“恵方巻”,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